武汉
13478508859

首页 > 店铺攻略 > 商铺知识 > 开店是快好还是慢好,今年做生意最应该规避的风险?

开店是快好还是慢好,今年做生意最应该规避的风险?

全金铺   2019-03-27     浏览量:841

近两年,中国式“扩张”再次蔓延起战火,早在十年前,很多店铺的扩张还是亦步亦趋,而从17年开始,一切仿佛都失去了控制,“一年千店”已成为一种被大家认可的口号,似乎一个品牌的价值可以通过数量的增加去体现。

在过去二十年的外来品牌的发展战略中,大多数企业依旧选择稳扎稳打的策略,无论是沃尔玛、711便利还是星巴克,他们的扩张一直都比较保守,每在一家城市布局,必定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逐步开设分店以便控制风险,而国内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市场似乎有着盲目的乐观,把人口红利带来的消费潜力当做一夜暴富的资本。于是,中国商业的扩张热潮开始了。

以近期陷入关店潮的连咖啡举例,距离当初火爆,也不过才过去2年而已,在各大社交平台,从来不缺乏他们的活跃,虽然没有瑞幸1年2000家那么夸张,但是它的扩张速度依旧不容小觑,但如今开始萎缩的事实也无法回避,诸如此类的还有共享单车和外卖行业。

1、太快会让成本失控

小编曾和一位711的经理聊过,他主要负责招商工作,他和我讲前两年碰到最离谱的事情就是同行哄抬物价。

有一次选址,价格已经和房东谈好,次日准备签合同时,一家本地的便利店品牌突然介入,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百分之二十的租金,导致房东转头和另一方合作。面对这种形势,他果断选择放弃这家店,最坏情况甚至会放弃在一个城市的布局。

对于他们而言,为了扩张增加预定成本是不能接受的。看似美好的计划撕开华丽的皮囊后,只有一地鸡毛。事实证明,绝大多数企业在飞速扩张后并不一定能够维持利润,当企业不足以支撑低价和华丽的营销手段时,面对的就是顾客的无情抛弃,这是无法避免的因素。

连咖啡也好,瑞幸咖啡也罢,在中国依旧属于奢侈消费,相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依旧是不低的开支,即使最开始通过赠饮和折扣券的形式留住一部分客户,但是随着企业盈利需要,逐渐提升价格,这部分客户还是会流失,在茶文化的竞争下,咖啡行业必然还是会有宽阔的市场,但是是否有预期那么乐观,却也未必了。

快速的扩张,固然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比较高的知名度,但是成本的不可控上升以及顾客留存率低的问题并没有特别恰当的解决方案。

2、声势浩大未必成功

黄太吉近日因欠款83万再次被列入失信名单,前两年的奔驰送煎饼,2亿营销费用造就的“奢华”排场历历在目,影响尚未完全消散,但是结果却令人唏嘘。

回顾以往几年,跨界营销总是被人津津乐道,但是静下心来思考,几十年前开店最怕酒香巷子深,现在反而是巷子不深了酒也不香了,太多人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长时间处于风口浪尖味千拉面,一再收缩战场,失败的根由就是在于口味上。身为餐馆但是餐品的口味却始终无法得以保障,创始人潘慰曾言,由于味千的全国战略,所以做到最开始骨汤熬制已经很难,更多是借由中央厨房的功能而实现标准化,所以在口味方面和最初她亲自开的第一家门店,难免会有差异。

这种听起来似乎合乎情理的解释,却是一种对餐饮的不负责。餐厅始终是餐厅,它可以通过企业化运营提升自身价值和进一步发展,但是这个发展绝对不是指单纯的资本化,餐馆的主要战场从来不在股市和金融机构,而是在每一张餐桌上。

3、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无论是否承认,过去两年的事实告诉我们,更多人挤进了开店的热潮之中,相应的是效益不好的店铺也都面临关店的压力,物竞天择的淘汰法则更显冷酷。

对于行业领军者而言,想必也都意识到了,投入高未必回报大,反而容易引起大规模反弹,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谁也不希望共享单车和无人货架的闹剧反复上演,最后受伤的只是我们最基层的消费者,经济环境景不景气每个从事商业活动的个体都有责任。

对于广大开店老板而言,紧追风向标还是有必要的,但是在投资的时候切勿陷入恶性竞争的热潮,不计成本的投入和盲目乐观最终结果是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

便利店的意义在于给居民提供便利,餐馆的意义在于给食客提供美味的饭菜,美容院的意义在于让人的脸庞再次焕发青春的光彩。用心相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是最快的捷径,发展规律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