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贵VS老兵,对大数据都有“误区”
在当下的餐饮业发展中,新旧观念、新人旧人的理念和气质冲突的频度与烈度,前所未有。各种不服和“相轻”在行业竞争中时有表现,对于信息化的认识和应用,就体现着这种碰撞。
1)新手,过度迷恋“大数据”概念的那个“范儿”
一些新入行的餐饮人,充满锐气、朝气、不服气,偶有人认为以自己的高学历、宽视野、酷技术、新角度不仅能为餐饮业注入强大的新活力,更能让自己的品牌成为新锐样版,分分钟改变行业格局-。
跨界而来的新餐饮人,对互联网、数字化、信息化确实有远超传统餐饮从业者的认知和应用能力,在APP开发、三方平台应用、信息资源整合等方面都有不俗表现,但难免有意或者无意忽略“经验”对于这个传统色彩依旧较浓的行业的作用。
在有着丰富选址经验的天下牧场加盟拓展总监赵喆眼中,大数据的作用没有想象的那么神奇:“选址的时候,大数据可能会告诉我哪条街火不火,但告诉不了我这条街为什么那家店最火,为什么那家店不火,以及哪个店铺背后有哪些故事,甚至是法律纠纷。”
“对于有些品牌,影响选址的重要因素其实是‘人’,这个人指的是这家店的‘老板’的喜好。选址的员工可能都会拿一些PPT、数据表给老板汇报,但实际上有时候老板已经对布局考虑了很久,调研已经不是影响最后决定的重要因素。”山姆大叔市场总监李铭认为“一把手”的判断比数据更能影响选址。
对于习惯拿APP数据排名、三方系统平台、各种电子化数据指标等做数据分析的年轻人而言,在需要经验的领域会表现出不适,甚至不会。
选址,不只是看店铺客流、口碑,通过观察网络排名、排队程度就能做到万事大吉,建筑、消防、法务等这些行业知识,乃至“风水”,都要多少懂一些,这些不是数据和系统能够给予的,多数新餐饮人缺乏在传统餐饮业一线摸爬滚打的经验积累。
2)老兵,有意忽略“大数据”的“非主流”价值
新手入行,容易盲目轻敌,但老兵们也有自己的弱点,就是过度相信或者依赖于自己的经验,以致忽视了数据和信息化能为自身发展提供的新机遇、新视野。
内参君在今年四月份的一篇观察文章《商业地产见风使舵:百货走开,快给餐饮让路!》中总结了一个行业趋势:餐饮商铺在购物中心的位置已从原来的“高楼层设置”变为“立体式排布”。
在传统商业地产运营策略中,为提高“爬楼率”,餐饮多被安置在高楼层,但在现在的商场布局中,从一楼到最高层,顾客都可以找到相应的餐饮类型,中餐、西餐、休闲快餐等都会被涵盖其中。餐饮业和商圈的相互作用已经“互为表里”。
“万达曾经豪言过,自己开在哪里,哪里就是城市中心。对于一些餐饮品牌,万达这类公司已经把店开在那里,就不用再做数据分析了,跟着去就对了。在一个位置去选址,这个地点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它所在商圈一定是最好的。”李铭认为一些商业地产巨头的出现正在为餐饮品牌选址提供“捷径”思路。
2)结合“O2O因子”考虑店铺规模,成本控制才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