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全票通过《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筷公勺”成了正式的法律用语,从提倡变成了法律规范。
《条例》有何规定?
《条例》将公筷公勺、分餐等文明健康生活习惯纳入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中,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应当提供公筷公勺服务,餐饮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相关行业组织应当制定分餐制服务规范,并推动餐饮服务单位落实要求。对于个人,要求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养成分餐、使用公筷公勺等文明健康生活习惯。
不提供公筷公勺会如何?《条例》明确规定,餐饮服务单位未向消费者提供公筷公勺服务,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处以警告,并将相关情况纳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评定范围,评定结果向社会公布。
公筷公勺如何一步步被写进法律?
年初,新冠疫情让民众关注起健康问题。中国人习惯聚餐,共在一桌吃饭,筷来箸往容易导致多种病菌传播。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分析过,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
彼时,通过实施的《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注重“预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预防和减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其社会危害,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而如何预防,聚餐忽视不得。
2月,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向全体市民倡议:聚餐时,请一定不要忘记为每一道菜加公筷或公勺。无论是在饭店还是和家人用餐,都请使用公筷公勺。用餐人流较大的饭店,更应主动提供公筷公勺,倡导文明健康用餐。
4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疫情期间餐饮服务单位经营安全操作指南》,首次提出餐饮单位要主动提供公筷公勺;随后,上海分餐制地方标准发布,重点关注分餐制和公筷公勺服务,明确提出餐饮服务单位宜采用分餐制,服务人员应引导就餐者使用公筷公勺。相比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成本更低,具有更强的操作性,适合大范围推广。一项调查显示,全市有2.5万余家餐厅表示要推广使用公筷公勺,92%的市民赞成使用公筷公勺。
5月份,由全国人大代表陈靖领衔,上海代表团36位代表联名建议推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
文明就餐,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被重视。10月,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将于2020年11月1日起实施。《条例》的制定是上海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的重要举措。而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等文明健康生活习惯被证明有效,也被纳入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中。
餐饮企业要留意趋势
公筷公勺和分餐制,在全国范围内已经越来越常见。在倡导下,纵观这段时间的发展,它正在慢慢形成一种趋势和就餐习惯。红餐网观察到,越来越多聚餐的人已经习惯使用公筷公勺。
对餐饮企业而言,无论过去提供公筷公勺是主动或不主动,现在倡导、法律都在往这方面要求靠拢。公筷公勺规定目前还是较新,多数门店仅仅是多提供一双筷子。而它的可发掘潜力不止如此。作为老板,能否在这方面有所创新,甚至借助这一点去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增进好感,可以开始考虑了。
此外,结合近期各地逐渐对外卖包装的要求逐渐形成规范,对餐馆的突击检查次数变得频繁,老板们或许该留意到,公筷公勺反映的,还有社会对安全的重视程度正在变高。“病从口入”,安全、卫生,这个餐饮界的大问题,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留意各地的法律法规,观察堂食的消费者的习惯,适时创新,或许就能比其他人先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