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和投资永远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what’s the future?优秀和平庸之间的差距,在于以什么样的时间维度思考未来。
优秀的科技公司努力创造可持续的价值,并且不受风口影响。它的市场机会窗口可能有几年甚至几十年。平庸的科技公司在解决虚假的问题,努力借风口争夺几个月的市场机会窗口。投资平庸的科技公司很危险,因为成功的关键是在高点卖掉,唯有投资优秀的科技公司才能获得巨大回报。
但事实上,大家更热衷于投资平庸的公司。因为大家觉得互联网创业像冲浪,浪起得很快,大家总希望它停在高点。但是浪总会落下。优秀的科技创业则不同,它更像爬山,只要找到足够高的山,一直往上爬,虽然慢一点久一点,最终也能爬到山顶。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大山已经爬得差不多了,我们如果不继续寻找其它高山,可能会丢失系统性、结构性的机会。
优秀的公司都在推动科技创新
过去 10 年,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生活。VC 在不同领域投资了无数移动互联网公司,但绝大多数 O2O 和移动应用并没有带来科技进步,也没有为用户带来许多价值。在这个行业,只有少数优秀的公司在推动真正的科技创新。
以滴滴出行和今日头条为例,通常它们被定义成 O2O 和移动应用,我认为它们的共性是科技创新。因为滴滴出行通过计算大量的动态位置数据和城市道路信息,来实时调度出行供需,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今日头条开发了个性化的移动内容推荐系统,使得用户可以在手机上高效和精准地获取信息推送。
移动应用大爆发
这些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创新都基于 iPhone 和 Android 的移动设备和移动计算平台的创新。把时间线再拉长一些,过去我们经历了计算机硬件、软件产业、网络公司、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移动互联网等几个阶段的科技创新。这些技术创新就像底层平台,会迸发出很多软件和应用,比如 LBS、社交、搜索、E-mail、IM 等。只有当底层技术足够成熟完备了,应用才会爆发。
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科技创新已经接近尾声。我们可以看到,新型的早期公司越来越少,风险投资的钱也更倾向于投入到已有规模效应的企业,而不是初创企业。我们需要寻找新的科技创新领地,然后,把更多的资本投入到底层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上。
何谓底层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我举几个例子。
医疗领域的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未来治疗癌症可能像治疗感冒一样,老年性疾病也可以大大延后。试想当人能活到 120 岁,社会结构和商业结构会有很大变化。消费升级将完全是另一回事,要思考的是 80 岁到 120 岁这 40 年的消费谁能满足。
清洁可持续能源。我们需要新的电池材料、可控核聚变,分布式储能和智能电网,等等。现在能源的利用效率低,经济成本高,付出的环境代价也很大。在能源领域,峰瑞资本投资了清陶能源,它致力于半固态和固态电池的研发和量产,将对电动车、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带来巨大影响。
人工智能。随着数据的丰富,计算能力的提升、算法的优化和演变,今天计算机可以在很多领域拥有超过人脑的计算能力,做很多人想不到、做不了的事情。未来 AI 会像云计算一样,变成基础设施。
我们投资了球形声场公司 Mintmuse 和 3D 全景合成公司冰立方,前者更好地建模物理世界,后者拉近数字内容和真实世界感知的差距。
VR。目前,我们消费数字内容的体验和真实世界的感知差距很大,显示技术和眼睛的处理能力差距很大,数字化重建物理世界的能力很弱。VR 领域的突破和革新将改变我们感知物理世界的方式并推动这些技术的发展。峰瑞资本投资了球形声场公司 Mintmuse 和 3D 全景合成公司冰立方,前者更好地建模物理世界,后者拉近数字内容和真实世界感知的差距。
为什么终于到了科技价值回归的时候?
科技的价值长期被 VC 低估,部分原因是 VC 造成的。当增长泡沫还在时,很少有 VC 会去投资科技创业,因为科技项目回报较慢,而互联网项目增长快。但现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已经过了高速增长期,商业创新需要寻找下一个增长引擎。
互联网创业像冲浪,科技创业像爬山。
浪太大,你也许能多冲一会儿。
浪是一波一波的,起来、下去,浪上去了也会下来。因此,互联网产品需要考虑的是终局问题。如果产品的价值不能持续被验证,不管它曾经做到多大,它都有可能掉下来。比如,当年从 Facebook 上成长起来的社交游戏公司 Zynga,曾经无限风光,后来黯然没落。
科技创业像爬山,底部的坡比较缓,但只要你选对山(商业价值),爬上去,山的价值一直都在。科技创业在技术本身被证明有用有效前,它只存在于实验室里,且只有技术价值。一旦它被证实有用,它的价值会瞬间爆发。直到一个新的技术诞生,这种价值都不会消失。但这个周期通常比较长。
因此,科技公司的增长曲线短期来看比较慢,但是长期价值明显,安全边际高。
简而言之,冲浪,你可以被浪带起来;爬山,你必须有毅力并自己爬上去。
中国也开始有技术创新。峰瑞资本投资的清陶能源通过新型陶瓷隔膜材料大幅提升动力锂电池的性能,是向半固态和固态电池演进的靠谱路径。
互联网时代,科技的价值尚未被重视的另一个理由是,国外的互联网发展太快,中国属于落后的追赶者,没必要创新,直接拿国外的先进技术来用就行了。然而,现在的美国互联网可供中国学习的已经越来越少。我们已经不落伍了。
除此之外,技术和商业之间有道鸿沟。过去由于体制原因,中国的产学研结合得不好,实验室里的研究不一定是产业需要的。对比美国,科技投资起步早,技术和商业的鸿沟相对较小,学校、自然基金、VC 这条生态链、产业链很成熟,产学研结合密切。
举个例子,斯坦福的教授出去创业,学校只占很少的股份;中国的教授和研究人员出来创业,学校之前往往要占股 30%-40%,这种股权架构使得老师的创业动力不足,VC 的投资动力也不足。
现在,中国的产学研环境不断进化。高校、研究机构、政府在积极推动前沿科技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它们通过更灵活的机制鼓励学生、教授、研究人员去创办公司。例如,清华大学开始允许老师停薪挂职创业,中科院也设立专门的部门帮助科研成果产业化。我们投资的声学解决方案和人工智能交互公司声智科技,就是从中科院声学所走出来的。
零零科技埋头做产品,Hover camera 一问世就一鸣惊人。
最后,投资科技项目有很多好处。比如,市场驱动和商业模式驱动的公司有地域性,技术驱动的公司一定是全球的。因为要争夺市场机会窗口,市场驱动和商业模式驱动的公司要小步快跑,而技术公司只要有技术门槛,就能竖立高标准,可以埋头玩一票大的。再比如,技术驱动公司的创始人更多是科学家、工程师。他们不会那么浮躁,不会把 3 年就上市挂嘴边,他们更相信长期、稳定的增长回报。
投资高风险但具有长期价值的公司
深科技领域公司的价值是分化的。在发展过程中,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在技术达到关键节点之前,它很难估值,但是一旦过了关键节点,比如当它实现了工业验证和量产,价值会有大的飞跃。
判断什么这个关键节点是什么,它什么时候到来,是非常考验投资人的。实际上,处于研究阶段的创新技术非常多,但是最终在实践中有效的非常少。这就需要投资人了解新科技的原理,了解科技和产业结合的过程,而不是依赖泛泛的市场分析和趋势报告。例如,投资清陶能源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研究,拜访了行业客户,最终认为陶瓷隔膜是诸多电池材料中能单点突破的方向,并且是向半固态、全固态电池演进的靠谱路线。这对于我们一家从来没有投资过电池技术的基金来说非常关键。
因为我创过业,能理解创业从 0-1 的过程,我很重视创业者的初心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一上来就关心 “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我会试着去理解创业者的初衷,他的产品、技术、潜力,然后和他们一起讨论,思考商业模式,大的战略和逻辑,以及 5 年之后的竞争格局。也许正因如此,创业者们都说我比较能理解他们,聊起来比较顺畅。
在我看来,在深科技领域,对技术本身的钻研和坚持更加重要。深科技公司在突破前增长慢,创业者能不能抗拒诱惑,持续做慢但正确的事情是很难的。一旦获得突破,就会有很好的壁垒和空间来发展商业,科技成熟之前研究怎么赚钱意义不大,因为它是底层的创新,一定会超乎你的想象。VC 的价值是在前期给创业者信心和支持,鼓励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坚持做科技创新,并在产业化、商业化过程中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
VC 应该投资高风险但是具有长期价值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