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深圳分行日前正式推出面向新三板企业的产品“平安三板贷”。除了间接贷款,该行还可以为新三板挂牌企业提供覆盖挂牌前、挂牌后、转板或IPO等各个不同阶段的服务。
实际上,在平安银行之前,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开展类似业务。《第一财经日报》获悉,迄今为止,仅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合作的银行就达27家,截至2014年底提供各类贷款超过430亿元。
而商业银行在新三板的业务版图,也不止于间接贷款。包括平安银行在内,不少商业银行的新三板业务,已形成间接贷款、债权发行、股权融资服务的全方位的业务体系,而且还可为企业提供从挂牌到转板的一站式服务,形成与券商“抢食”的局面。
银行掘金新三板
“我们根据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前后、转板,推出一套综合服务方案,‘平安三板贷’是拳头产品。”平安银行深圳分行行长姚贵平称,该产品面向在深圳注册的新三板挂牌企业,为纯信用贷款,企业无需提供抵押,授信金额最高为1500万元,并由分行特别授权,审批速度较快。
在已开展新三板业务的银行中,平安银行并非先行者。新三板市场的迅速发展,早已引起银行瞩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5月27日,新三板挂牌企业已达2472家,接近沪深两市25年来上市企业总量,交易量也出现井喷。
正因为如此,早在2013年,就有银行率先推出此类业务。迄今为止,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已与工行、交行、浦发、招行等27家银行合作,向挂牌企业推出29个专项产品及服务。此外,一些小贷公司、村镇银行也在进入。
“从新三板的市场机制来看,其意义比注册制更为重大,随着A股市场的全面复苏,新三板将会迎来腾飞时代,也会成为银行小微业务的蓝海。”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新三板挂牌公司财务健康、信息透明度、成长性等方面,都要明显优于相对于一般的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而且企业数量众多,银行肯定不会忽视这一市场。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披露,2014年,27家商业银行共为挂牌企业提供贷款433亿元。而挂牌一年后,企业平均债务融资成本7.2%,较挂牌当年下降13.1个百分点。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家银行的新三板业务多以以股权质押贷款为主。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网站信息显示,光大、兴业、浦发、招行等股份行,以及汉口银行、杭州银行等城商行,均已推出股权质押贷款。其中,光大银行还为此类业务提供50亿元专项额度。
而股权质押贷款的业务形式也相对灵活。如兴业银行,借款人或第三人所持新三板已挂牌、拟挂牌企业股权,就可进行质押,贷款金额最高可达质押股权评估值的50%。而杭州银行针对业绩优良,成长性良好,且有1轮以上的定增或股权交易的新三板企业,股权价值评估可参照上一轮股权交易价格的50%进行。
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分析,对于非上市企业,其股权价值很难评估。而登陆新三板之后,即可解决估值难题,也具有了较强流动性,通过股权质押进行贷款,既提升了银行的可操作性,也解决了质押股权的流动性问题。
除了股权质押贷款,银行的新三板业务及产品,也渐趋丰富,不少银行都推出了知识产权、应收账款、订单等质押融资产品,光大、浦发等股份制银行的产品种类,都在5种以上。而包括平安银行在内的部分银行,则推出了纯信用贷款。
抢食券商蛋糕
随着市场和业务的发展,银行新三板业务,也逐渐从单纯的间接贷款,不断向纵深发展,开始联合其他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和组合产品。
根据公开信息,早在2013年,针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投融资需求,上海银行就制定了新三板“股、贷、债”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方案。而浦发银行的新三板业务,也包括信贷服务和投行两大类型。
而浦发银行针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投行服务,包括财务顾问、针对挂牌或拟挂牌企业的培育规划、挂牌咨询、中介机构推荐,还可提供并购、项目对接等多种服务。
银行资金在对接新三板企业时,也不再仅限于贷款一种途径。以浦发银行为例,其投行业务中就包含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私募债两种融资工具。而在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时,浦发银行也可以财务顾问角色介入。在此之前,创投机构天星资本就曾联合金融机构发行新三板基金,合作机构中就包括银行。
而一些银行的新三板业务,甚至呈现出与券商争抢市场之势。招商银行的“展翼通”业务,就覆盖了企业申请挂牌、挂牌交易、成长壮大、转板上市等各个阶段的不同需求,分别提供政策咨询、合作机构推荐、引入股权投资机构等多种服务。
在“新三板”挂牌前,平安银行利用产品、资源优势,提供财务顾问、融资规划等服务,并利用其银证合作平台,为企业提供新三板挂牌及融资相关服务,挂牌后则提供专项信贷、并购融资、优先股等服务。
据平安银行方面介绍,其平安上市通整合了中国平安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租赁等多元化融资渠道,根据企业上市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除此之外,平安银行亦可为挂牌企业转板、IPO企业提供服务方案。
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认为,商业银行深度参与新三板市场,其实并非抢占了券商的市场,在债券发行承销、财务顾问等固定收益领域,银行有资金、渠道等优势,正好可以弥补券商的不足,但在企业挂牌的保荐、股权投资等方面,银行难以进入核心层面,需要整合券商、股权投资机构等资源,双方借此实现资源整合,并不仅仅是竞争关系。